中房报·城镇
A+
百年历史与文化创新交织 沈阳工业遗产迎来“文艺复兴”

中国房地产网

2022-08-26 23:09

王鹏飞 中房报记者 孟双奎 沈阳报道


8月12日至14日,原创大型沉浸式环境戏剧《英雄城市——大厂纪》在沈阳奉天工场进行公益演出,精彩的演出让老厂房又“活”了起来。


在辽宁省不断尝试之下,沈阳市铁西区启工街和北二路交会处附近,曾被称为东方鲁尔的重工业区中一处处废弃百年老厂房,变为了一个又一个博物馆和文创园,重新走到了市民面前。


8月初,辽宁出台办法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社会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参与了辽宁多个工业遗存改造项目的利亚尼(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左世伟表示,以前对工业遗存的改造大多是由政府部门或国资企业主导,着力点是对历史的保护和对市民的教育,不太注重商业利益,很少有市民愿意来体验第二次。现在,工业遗存已经不再被市民视作是单独一个接受历史教育的博物馆,而一跃变成了一个文化社交场所,变成了一个可以在闲暇时与朋友、家人一起放松娱乐的一个休闲场所。


斑驳厂房中一场独特的儿童集会


6月1日,一场独特的露天电影在沈阳市铁西区奉天工场文化创意园放映。播放电影的大屏幕别出心裁地悬挂在两个几十米高的工厂大烟囱中间,绚丽的影音效果与红砖砌成的老烟囱奇异地结合在了一起,让现代艺术与时光记忆融合。


“播放的电影是《小兵张嘎》,看了很多遍了,但儿子说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在家门前看露天电影。既能参与集体活动,还能在炎炎夏日找到一处消暑的地方,还是不错的。”带着孩子来观看这场电影的居民张先生说。




这块电影广场被一节节老式火车车厢包围,这些火车车厢则被改造成了咖啡厅、酒吧、串吧、西餐厅、原创工艺品展厅。坐在鲜花环绕的火车车厢内品一杯咖啡,车窗前被绿叶红花环顾,远方则是红砖砌成的烟囱和厂房,宛如走进了上个世纪的工厂区,耳边隐约响起机器轰鸣声。


电影广场几米外则是一座座红砖砌成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为城市书屋和文化活动展示厅。在厂区最大的厂房里正在举行摄影作品展,参与展出的几百幅获奖作品展示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战线的崭新成就。


张先生说,这不是他第一次陪孩子来奉天工场文化创意园观看露天电影,每次来他都会让孩子与同学们坐到一起,而他自己则在电影开始后去旁边的城市书房。电影结束后再和孩子吃一顿宵夜,有时更是几个家庭一起聚餐。


“从6月开始一直到10月中旬,奉天工场文化创意园每天都将播放一场红色电影或是《战狼》《我和我的祖国》等积极向上的电影,对来观影的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奉天工场文化创意园负责人关先生介绍道,目前奉天工场文化创意园每天有一两百人来打卡,举办活动或播放电影时每天游览人次则增至三五百人。


四处工业遗存撑起一片文化产业


奉天工场文化创意园诞生在一片由斑驳红砖和锈蚀铁架建成的占地7.6万平方米老厂房之中,这也是铁西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工厂旧址楼群。


100年前,这片老厂区曾是南满铁路的重要枢纽“奉天驿”,当时大批企业来此兴建工厂,大信洋行奉天工场也是那个年代建成。1949年后,沈阳冶金机械修造厂取代了大信洋行奉天工场,成为铁西工业区中的一个重型骨干企业,“战斗英雄”孙玉国当年工作的车间,就是如今奉天工场的展览展示空间—“2号楼”。1995年,沈阳冶金机械修造厂被收购,2006年该厂搬迁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老厂区就此闲置。2017年,在铁西区政府的支持下,沈阳春天百货有限公司进驻奉天工场,对老厂区建筑进行重新规划设计。


负责人关先生介绍,改造过程中使用了不少有年代感的红砖,也寻来了工厂淘汰的旧设备和旧火车头、火车车厢。目前这个项目只完成了一期,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举办的活动多为文化和文艺活动。预计将于2026年彻底建成,届时不但有城市书房供人阅读,也会有各种文艺汇演和文化产业活动,成为沈阳本土艺术家、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作、创业的平台。


8月2日,奉天工场文化产业园与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举行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除此之外,戏剧《英雄城市——大厂纪》也于8月11日开始进行公益演出。在老厂房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工厂电影院中,通过沉浸式戏剧技巧将1958年的真实记忆复刻给观演者,讲述一段东北近现代工业史。


在奉天工场以南不足1.5公里处,是铁西区工业遗产开发利用的另一个典范:红梅文创园。与奉天工厂还未开发完全不同,红梅文创园早已成为附近居民的消暑、遛娃胜地。


沈阳味精厂前身为1939年创建的满洲农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场,1962年改名为沈阳味精厂,生产的红梅味精也于上世纪末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8年,沈阳万科获得原红梅味精厂旧址20年租赁权限。2019年,红梅文创园正式开园,主体建筑是13栋红顶工业建筑。




红梅文创园内最知名的建筑是发酵艺术中心,这座建筑始建于1945年,也被列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建筑、沈阳市一类历史建筑。70年前,生产原料在这座建筑里发酵,变为满足味蕾的味精;70年后,纸张与画笔在这座建筑里发酵,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


文创园内的城市书房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是沈阳市文物保护建筑,在红砖墙面和半圆式穹顶之下阅读时,脑中回响的是工业时代的轰鸣。


铁西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红梅文创园城市书房是铁西区对外开放的第四家城市书房。在为市民提供优质阅读场所的同时,书房还是铁西区打造的“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传播新时代“好声音”。


除了文创活动,红梅文创园还集工业文化展示、避暑休闲、儿童娱乐、餐饮娱乐、“滴哩”集市等于一体。


在奉天工场以东不足1公里处,则是中国工业博物馆,原址是沈阳铸造厂。沈阳铸造厂前身是1933年组建的日资前田铁工所等12家小厂,1949年改称沈阳第三机器厂铸造厂,1956年改名沈阳铸造厂,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就诞生在这里。2007年,沈阳铸造厂停产、搬迁。2018年年底,原址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这里也成为了沈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奉天工场以东3公里处,是一个更加成熟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范——1905文化创意园。1905文化创意园的前身是北方重工沈重集团的二金工车间,始建于1937年。2012年这里就已改建成文化创意园,目前已形成成熟的演艺场所和老物件展示交换场所。



辽宁“立规矩”鼓励公民机构参与工业遗产管理


从政府出面组建博物馆,到国企自建展览馆,再到民间企业租赁工业遗址进行维护和开发,针对工业遗址的保护和开发,辽宁不断在尝试。


8月初,辽宁出台《辽宁省省级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省级工业遗产认定、保护利用及相关管理工作制定了工作准则。办法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社会机构通过科研、科普、教育、捐赠、公益活动、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鼓励各地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相关规划,通过专项资金(基金)等方式,支持遗产保护专题研究和活化利用项目实施。


对此,辽宁省档案馆研究员黄伟发表文章认为,以沈阳为中心形成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是工业文化的载体。让工业遗产融入当代生活,使其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工业城市建设中意义重大。


参与了辽宁多个工业遗存改造项目的利亚尼(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左世伟认为,目前国家对工业遗产的传承发展有了很多政策、纲领性的文件,这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以前对工业遗存的改造大多是由政府部门或国资企业主导,着力点是对历史的保护和对市民的教育,不太注重商业利益,很少有市民愿意来体验第二次。现在,辽宁出台文件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工业遗存的改造和开发利用,那么作为企业来讲,在满足对历史的保护和对市民的教育基础上,必然也要考虑项目的营利性,要留住长期客源。所以我们看到,有私营企业参与的工业遗存改造项目,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了与工业历史相密切结合的文化和艺术产业,把一个“工业遗产”改造变得更艺术化、更场景化、更有美学的一个空间,去引导消费者。


编辑:温红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沈阳,工业遗产
5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