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财经
A+
官宣 | 八千里路云和月 ——写在《共和国地产印迹》正式出版发行之际

2019-12-19 09:48

八千里路云和月——写在《共和国地产印迹》正式出版发行之际


八千里路云和月——写在《共和国地产印迹》正式出版发行之际

2012年,栗文忠社长在第四届中国城市综合体发展峰会上,代表主办方致辞。


中国房地产报总审读  戴士潮 / 文


题记


古人云:“三十而立。”屈指算来,《中国房地产报》从创立内刊到成长为行业权威大报,在2020年将步入第30个年头。30 年辛勤耕耘,30 年风雨兼程,30 年拼搏进取,30 年推陈出新,30 年心想事成,30 年声名远震。报纸创刊至今所经历的过程,确似那“八千里路云和月”……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回望来时路,小结过往事;再认识、再提高, 将有利于再出发。


一、回溯历史:春华秋实 30 载


1988 年 1 月,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正式走上时代的舞台。 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全国性的房地产开发已经呈现出规模发展之势。


1990 年 5 月,在有 120 多位全国各地大型骨干房地产企业总经理及代表参加的中国房协城市开发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经过提议和讨论,决定开办一张行业报, 旨在及时交流开发建设经验,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把房企为国家的城市综合开发、民生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宣传出去。在中房淮南公司总经理刘万忠的大力支持下,创刊牵头人栗文忠带领秘书尹家来等人着手筹办行业内刊《房屋开发报》, 每月 1 期,免费邮寄给全国 200 多家房地产公司。并先后在安徽黄山举办了 3 期《房屋开发报》通讯员培训班,使报纸的信息源更加广泛,报纸质量有了提高,受到了业内的好评。

八千里路云和月——写在《共和国地产印迹》正式出版发行之际

2004年报社第一届职代会代表合影。


1992 年开春之际,邓小平南方谈话公开发表,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了 “快车道”,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房企,房地产行业开始唱响“春天的故事”。


此时此刻,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张“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的“国字头”报纸,为企业发声、为行业代言、为民生呐喊、为国家相关部委制定行业政策建言献策,提供第一手资讯。


基于此,中国房地产报的创业者们大胆放弃铁饭碗,放弃优渥的福利待遇,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创办《中国房地产报》的事业之中。


1992 年 9 月,在淮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丁志聪,“新闻三十论” 的作者、高级编辑汪家驷同志,以及孙献光等领导同志的谋划、支持下, 没要国家一分钱投资,自筹资金、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房地产开发报》 正式创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 1993 年 1 月正式出版,公开发行。


1992 年 10 月,在中房协城市开发委主任王平等同志的支持帮助下,报社第一个记者站——北京记者站宣告成立,时明华同志任站长。同年,北京记者站获北京市各地驻京记者站“好新闻”二等奖。时明华同志夜以继日,全身心投入工作,从 1997 年起先后担任报社副社长、执行总编辑,为报社的基础发展作出了奉献。


1993 年 10 月,报社创刊人栗文忠决定自筹资金,以年租金 6.5 万元的价格租下了北京市崇文门地区 20 号楼一个建筑面积 700 平方米的地下室;购买了别人淘汰的旧桌椅;报社的工作人员自己租车装车搬运,把采编室、 办公室、通联部等部门安顿下来。


报纸正式出版以后,为了扩大发行量,报纸创刊人骑着自行车,4 天跑了北京几十家书店,买来全国各地的邮编工具书和单位名录;用有偿服务的方式,请了 9 个人写了 10 万个信封;组成了叠报、装报、写地址、糊信封为一条龙的流水线,整整忙活了 8 天时间,才把报纸寄往全国各地省市区县政府的主管领导、主管部门、房企、图书馆等单位,宣传报纸,征订报纸。


报纸创刊期间的首批创业人员,抛家舍业、吃百家饭,一专多能地承担起了各项综合工作,可谓: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房地产业方针政策及行业管理的先进经验;组织专题报道宣传房地产业建设成就;帮助企业做宣传策划;树立行业品牌、企业品牌等,踏踏实实地为企业、为行业提供服务,从而为这张报纸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报社创建 10 周年、25 周年活动的照片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1994 年之后的10多年间,报社又陆续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山东、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河南、河北、四川、山西、陕西、 甘肃、吉林、广西、云南、海南、重庆、深圳、珠海、大连等省区市分别建立了驻地记者站。尹家来、时昶、陈海岚、赵斌、戴士潮、金妤、黄璐、戴志忠、沈斌、马慧芳、孙军、王一玫、唐军、倪凤友、卜凡中、柳枢、张 杰、龚后雨、娄立平、马晓峰、刘明、张蕾、孟瑶、赵春林、翁醉、陈尚年、闫占斌、万小强等同志先后担任过全国各地记者站站长。


时昶同志辞去省重点中学团委书记的职务,进入报社参与创业工作。 从创建上海记者站开始,1997 年起先后任副总编辑、总编辑,为报社的发展大业付出了青春和年华。


经过多年的奋斗和努力,《房地产开发报》在全国房地产业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为推动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了“喉舌”作用。

八千里路云和月——写在《共和国地产印迹》正式出版发行之际

2014年报社第三届职代会代表合影。


1996 年 5 月,在建设部(住建部的前身)的主导、支持下,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房地产开发报》更名为《中国房地产报》,报社整建制迁京,由国家建设部主管、中国房协主办。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为《中国房地产报》题写了报名,报社在国家商标局办理了商标注册。《中国房地产报》作为行业唯一的专业大报,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


1998 年前后,孙秀琴、侯乐芳、闻洪、王正娥、李文秀、王立军、何可信、苏志勇、康为等同志加入了报社二次创业的旅程。


2003 年至 2009 年期间,报社因改革而产生了内部人员的矛盾纠纷, 继而矛盾公开化、白热化。上访、法院起诉、有关部门调查等等,陆续折腾了 6 年之久。在此期间,人世间最宝贵的友情消失在纷争之中。这期间,创业者们历经了诸多风风雨雨和严峻考验,有辛酸、有无奈、有斗争,也有教训和收获。


2005 年,报社开展市场化经营机制试点,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广告经营。单大伟总经理对此作了大量的探索、创新,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八千里路云和月——写在《共和国地产印迹》正式出版发行之际

2003年报社成立10周年庆典合影。


2015 年 6 月,通过全体职工大会表决,报社引入经营合伙人机制,成立了“北京中房同创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报社的广告经营形成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保障融合发展的基本需要,谋求更好的效益和发展。中房同创公司的创办、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但是,栗文忠、时昶、时明华、单大伟、肖勇、韩慧文、廖金凤、滕艳琳等同志,还有全国各地事业部的同仁,正在积极探索经营合伙制公司的运营之道,目前正广纳人才,实施“百城战略”,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2018 年,肖勇同志加入报社,目前担任报社副社长、编审委员会常务主任。他带来新的理念与管理方式,开展了百城发展战略、大湾区长三角行动计划等,推动报社朝着全面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方向迈进。


近年来,报社“两委会”又充实了孙秀琴、陈海岚、赵斌、何可信、苏志勇、王晓伟同志进入领导班子;马淑艳、李红梅、樊永锋同志进入编审委员会,担当新闻编审重任。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目前,一大批青年、中年骨干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苗野、许倩、李燕星、贾俊杰、崔军民、高拯坤、刘洋、王靖华、刘亚、李臻、熊家乐、阮家建、曾冬梅、高中华、陈标志等同志经过历练,快速成长,正在成为中坚力量,逐步挑起中国房地产报事业发展的大梁。


《中国房地产报》创刊至今,先后有 400 多人在此工作、学习、奋斗、成长。


回顾 30 年间的创业、创新、发展史,报纸从试刊、正式出版发行到稳定发展,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与大力支持。先后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费孝通、彭冲、谷牧同志的赞扬;费孝通副委员长给报社题词:“奋力开拓,大胆探索”;建设部部长侯捷、副部长叶如棠、宋春华、李振东、杨慎、肖桐、周干峙、刘志峰等领导同志都先后给报纸题字、题词,多方勉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肖桐、杨慎同志十分重视报纸的发展,多次亲自写稿、改稿,圈点本报文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梁衡同志给予了宝贵的指导与重要的支持。


时任中房集团总裁孟晓苏同志,在报社的发展思路方面提供了高瞻远瞩的指导,在经济上予以了帮助;中国房协秘书长潘其源同志,中房联合集团总裁张文清同志多次来报社调研、指导工作;中房协城市开发委主任王平同志、史玉华同志,建设部试点小区办公室主任奚瑞林同志,上海中星集团王鹏同志,大连房开集团郭涛同志,沈阳大开发邢同臣、丛连安同志,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林峰同志、张家成同志、翟金学同志,中房太原公司卢新民等20 多位同志都在报社发展初期给予了重要支持和帮助。


饮水思源,心存感激。感谢那些终生难忘的历史瞬间,感谢那些十分美好的流金岁月,感谢那些宛如家人的相伴时光,感谢那些曾经陪伴《中国房地产报》走过一程又一程、历经春夏秋冬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各位朋友……


二、记录现实:制度创新抓管理


报社成立以后,首先建立了党组织;2004 年 9 月又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社务管理委员会,通过“两委会”来领导、指导新闻工作。社委会下设编委会和经管会,在社委会授权范围内,编委会和经管会分别负责采编和经营两大系统日常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严把政治导向,坚持正能量推广成为始终坚持的办报理念和方向。恪守“党管新闻”“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在出版发行的 30 年间,报纸的新闻政治导向始终没有发生任何偏离。


报纸坚持原创,以“专业新闻”的职业操守和敬业态度,立足于生产优质、深度、独家的新闻产品和精品,内容为王,用户至上,打造中国房地产报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报纸质量。


报社聘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教授担任本报顾问;由相关行业领导、专家、学者组成了“中房智库”团队,促进了报纸质量和专业水准的提高。


在内部管理上,报社从成立之日起,就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人员聘用制、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报社同时与中国房协签订了《工作目标协议》,确定了责、权、利关系。


报社先后制定、修改、完善了 10 多万字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如《中国房地产报社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中国房地产报社社委会管理条例》 《劳动纪律条例》《职工奖惩条例》《行政管理条例》《广告管理条例》《人事管理条例》等。修改完善了《员工手册》《报社管理工作流程》《采编人员定岗与考核办法》《中国房地产报稿件管理及出版规程》《采编人员考核奖惩实施细则》《采编中心出版流程管理及处罚规定》《关于经营活动管理的若干规定》等。


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守土有责”;严格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守土负责”;细化考评奖惩,促进“守土尽责”。


通过党组织领导、民主管理、制度约束、绩效考核,有力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工作责任心。


30 年来,报社组织开展了“中国房地产成功经营模式推介”“中小户型评选”“品牌创新大会”等促进行业发展的活动;开辟了数十个专题栏目,如1991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1992 年《房地产热的思考》;《全国房地产综合开发成就巡礼系列报道》;1994 年《百家房企签名支持北京申奥》;1997 年《房地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1999 年《消化空置房讨论》;2000 年《如何建立二手房市场》;2002 年《规范整顿房地产市场》;2013 年策划了《工匠精神与商业文明·“3·15”房地产行业质量报道》;《阻击资本大漂移》《房企半年报系列》《央企混改观察》;2018 年策划了《品牌战略讨论》《房地产行业扶贫·最可爱的人》大型报道;2018 年成立了深度新闻部,以每周一篇的频次,对房地产行业中的热点话题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调查剖析;2019 年,《共和国地产印迹》《“壮丽 70 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国房地产报特别策划》等大型系列新闻报道活动。这些新闻报道和活动引起全行业及社会的强烈反响,获得业内外广泛好评。


30 年来,《中国房地产报》已经成为有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成为当年的建设部、而今的住建部代表国家制定、颁布房地产业重大政策的传播者与解读者;成为全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成为传达“国情”“民情”的桥梁;深度聚焦民生住房保障、房屋工程质量、“中国好房子”建设、行业发展、房企转型升级、企业多元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房企投身扶贫攻坚战役等关键话题,全心全意地发挥着“国家宣传机器”的作用。


中国房地产报社党组织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报社的党员们南湖边看红船、宝塔山下学党史、井冈山上磨意志、西柏坡旁知征程;在国家博物馆观看“走向新时代”大型展览;在贵州毕节看望新一代最可爱的扶贫人,恒大精准产业扶贫创造的奇迹;走进碧桂园看教育扶贫,引领万千学子走向社会。用具象且生动的事例,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报社的编辑部党小组曾获得建设部直属机关党委“先进党小组”荣誉。

八千里路云和月——写在《共和国地产印迹》正式出版发行之际

2017年中国房地产界25周年荣誉殿堂功勋人物颁奖典礼。


凝心聚力,实现共享共赢。制定员工激励机制。对有能力、顾大局、勇担责的员工,重点培养、提拔到领导岗位;鼓励创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工作者予以重奖;健全完善薪酬与绩效考核相匹配的绩效考核体系,严格实施监督和考核及考核兑现,利益分配向一线员工倾斜;鼓励员工长期在报社工作,职代会通过了在报社工作满 15 年以上,在报社退休时予以报社工龄退休补贴等有关规定。


每年的团队建设活动,年会演出活动,连续多年举办的乒乓球、足球比赛活动等,都为增强报社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房地产报》从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过去,到如今拥有员工将近200人的新闻采编团队;从一份行业内刊,到成为行业媒体内声名远播的知名大报;从偏安一隅的淮南市朝阳路到昂首走上北京长安街;从一介纸媒到报、网、号、新闻客户端、视频、抖音齐全的全媒体新闻中心——这就是《中国房地产报》的“前世今生”,这就是《中国房地产报》的发展简史;这就是《中国房地产报》在30 年间所走过的风雨历程。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对《中国房地产报》诞生、成长、壮大,立足于有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诠释。


诞生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中国房地产报》,自始至终与中国房地产业同频共振,同成长、共进步,攻坚克难,栉风沐雨。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一步步地走向了“诗和远方”。因为,改革、开放、创新的强大基因和不畏艰难的意志品格,早已深深植入了创刊领导人的脑海里,也决定了《中国房地产报》的明天与未来。


三、开拓未来:重整平台再出发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的理念,是《中国房地产报》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原动力与加速器。在报社成立 10 周年之际,获首都新闻单位 50 强称号。在报社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了《重塑中国房地产报行业影响力(2014—2023 年行动指南)》,推出了报社 10 年发展规划和目标。


2017 年,社长、社委会主任栗文忠提出: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新闻工作的要求,报社要“重建平台,再认识、再提高、再出发”。以转型促发展,重新塑造新闻产品和服务理念;更加积极尝试在发展中注入更多开放、分享的元素;更加积极推动平台开放,关注产业链的和谐,以更好地承担起国家级大报的社会责任。

八千里路云和月——写在《共和国地产印迹》正式出版发行之际

栗文忠社长为先进工作者颁奖。


在2018 年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的工作目标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一切工作,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住建部指示为要,着力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原创新闻能力、提高新技术应用能力。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积极作为、善于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实施“重建平台,再认识、再提高、再出发”。把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提高到行业报纸领先水平;树立中国房地产报权威、大度、谦和的新形象,实现中国房地产报转型发展的新成就。


在报社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报社主要领导一贯保持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坚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积极鼓励记者编辑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努力生产源于基层、来自现场、带有“泥土” 气息、富有生命力、鲜活的优质新闻产品,发自肺腑地、以情动人地认真讲述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行业故事”“房企故事”“人物故事”以及“民生故事”。


报社成立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在组织架构上不断完善,探索把全媒体作为报社融合发展的核心工程。打破原有采编机构的藩篱,在全社范围内打通策划、采访、编辑、发布、评审各环节,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新老媒体融合发展,互相促进,构建传统报道与新媒体传播并重的全媒体生产机制。


新媒体栏目和新闻产品不断创新。微信公众号从单一的图文形式已经发展为图文、动画、漫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开辟了视频产品《房视频》,推出了《地产新闻联播》《大咖说》《短视频》《视频直播》《地产奇葩说》等多档视频栏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推出了《快新闻》《短新闻》等速成“快餐”栏目,即时发布国家层面、省市层面以及行业层面的最新新闻资讯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第二届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在全国产经媒体2017年官方微博账号的传播力、影响力的综合评比中,中国房地产报经评选进入中国产经媒体“新媒体运营”TOP 前10。


2018年,在第三届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房地产报以两微一 端、头条号以及官网表现最为优异,阅读量达报网融合前3名。同时荣获中国产经媒体“微信原创传播力指数TOP10”第2名,入围中国产经媒体“新媒体影响力指数 TOP10”。


2019年12月7日,在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主题为“5G时代 传播未来”的第四届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房地产报以362万原创阅读数、1.03万原创在看数荣获中国产经媒体“微信原创传播力指数”全国第4名。


与此同时,在全国产经媒体微信影响力数据TOP50榜单中,中国房地产报以519万总阅读数和1.3万总在看数排名第15位;在全国产经媒体微信内容转载榜单中,中国房地产报以9103次转发量位列TOP50名单。中国房地产报新媒体连续3年收获颇丰,得到4枚新媒体大奖,实在是可喜可贺。


多年来,中国房地产报坚定不移地走“守正创新”之路。“正”是指“内容为王,用户至上”,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守住主阵地,敲响“定音鼓”,发出主流媒体之声音;“新”是指在新老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创新理念、内容、方式、手段、渠道、体制、机制等。

八千里路云和月——写在《共和国地产印迹》正式出版发行之际

2017年报社成立25周年庆典合影。


截至目前,中国房地产报已经成为拥有“一报一网”“一端两微”以及28个微信子账号的全媒体新闻集群,基本形成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多渠道散发的信息策采编发全媒体传播体系。


从“纸”到“融”,从“媒”到“智”,中国房地产报将在媒体转型、融合报道、专业坚守等方面,一路探索,持续前行,努力实现文字、视频、图片、直播、新媒体矩阵的全覆盖。在行业媒体革命性的转型道路上,力争做到符合时代性趋势、社会性表达、融合性发展。


报社建立了中国房地产业一体化平台,立足于延展产业链,服务上下游。努力完善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水平,探索一条更有价值的、更富有个性化服务的、专业化的、为产业服务的新路。


连续两年,报社主要领导带领新闻采访小分队走进多个市县、十几家大型房地产企业深入调研,奔波实践在一体化转型试点的路上。


改革未有穷期,创新还在路上,发展迫在眉睫。


自创刊以来,《中国房地产报》见证了房地产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居住领域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见证了房地产业界同仁奋斗与成长梦的践行。在一个“能做梦”的新时代,有一个“爱做梦”的“酷行业”,以无比宽广的胸怀和巨大热情,生长和包容着一个“敢做梦”并且 “梦想成真”的新闻媒体。这,对于《中国房地产报》及全体员工来说,可谓“三生有幸”,幸莫大焉。


《中国房地产报》新闻人真诚地感恩亲爱的祖国、感恩伟大的时代、感恩中国的房地产行业!


向30年来与《中国房地产报》志同道合、不离不弃、风雨同舟、一路同行的同事们、伙伴们、朋友们致敬!


——“把《中国房地产报》打造成中国行业财经媒体中最具影响力、传播力和公信力的首席新闻纸。”这是我们与“中国梦”相向同行的“中房梦”。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更是“实践者”!为达成目标,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最美奋斗者”的青春姿态!


南宋诗人岳飞在《满江红》词中写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的历史征程, 《中国房地产报》及中房同创公司全体员工定会抖擞精神,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毫不懈怠,砥砺奋进,意气风发,驰骋远方。


致敬来时路,感恩再出发!《中国房地产报》又一次新的长征业已扬帆启航,《中国房地产报》的未来发展愿景清晰可期。战旗猎猎,战鼓声声,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本文系《共和国地产印迹》一书压轴之作,此次刊发内容有增补)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共和国地产印迹》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