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建材
A+
聂梅生:疫情重塑和提升绿色建筑内涵

2020-08-10 10:15

8月8日,博鳌21 世纪房地产论坛第 20 届年会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穿越周期再出发:高质量增长的安全逻辑”,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精瑞人居发展基金会主席聂梅生以《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破局》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关于房地产周期的问题,聂梅生提出,房地产现在应该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在新的周期里面又和整个经济总的战略是有关系的,说到高质量的发展,在房地产相关的高质量发展当中,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绿色发展,这是国家提出来的战略;还有一个是科技加持和驱动,也就是数字经济。这两个是高质量增长安全逻辑当中的两个驱动力。

绿建经历二十年发展到现在,完成了“由物到人”的发展,数字化赋能绿色建筑这已经是全球化的事情,绿色金融在今年提出来支持绿建,房地产金融是不可缺少的。今年关于绿色金融怎么支持绿色发展,和我们密切相关。

绿建经历了20年,完成了“由物到人”的发展,尤其这一次的疫情。这二十年我们做了一些什么?2001年全联房地产商会与清华大学联合编制《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6年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明确“四节一环保”。2012年由财政部、住建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年转发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14年编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9年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0年发布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为什么今年要发布这个?因为要贯彻国家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所以绿色建筑是绿色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绿建市场的两个阶段:前十年是“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材、节水,最后达到环境保护。强调建筑本身的绿色性能,缺少人居的感受,这个阶段里面建筑物的系统、材料、产业链怎样节约,这个强调得非常多。我也参与了指标的设定、研讨、实施。这是前十年。近十年回归到“以人为本”。尤其是这一次疫情给了大家一个警钟,如果今后居住环境不安全,人怎么安全?所有的绿色建筑最后还是关注到人的发展上,绿色不光是环境资源的绿色,最后是以人为本。关于健康问题、安全问题、数字问题就上来了。数字、智慧不上去,“四节一环保”、人的健康安全,都无从谈起。

疫情期间,重塑和提升了绿色建筑内涵。这一次全球性的疫情给我们一个警钟,我们说到安全,地震、抗震、防火、耐久性,这是建筑安全。但是这一次不同,是人的生命安全。什么时候考虑过在建筑当中人的生命安全是最大的安全?生命安全是最大的安全,远远强过耐久性的安全、防火安全,这就跨学科了。人的生命安全跨到健康、医学、防疫,但人是居住在建筑当中的,不考虑人的生命安全,整个社区、整个地球都不会安全。因此生命安全和健康建筑要求绿色建筑要以人为本。

要做到刚刚说的两点,必须和数字化、智慧化相结合。人的生存环境涉及这么多的问题,最后达到舒适、安全、高效、健康,一定和物联网有关,和智慧家居、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综合调度有关。关于小区门禁的问题,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门禁口,有多少发二维码,这个是绿色建筑领域当中考虑到的门禁吗?现在各种各样的二维码、传感器、GPS,构成了小区的门禁,和数字化已经脱离不开了。比如说这一次的快递派送,物联网是非常厉害的。总归来说和数字化、智慧化联合到一起。如果系统不能升级,就会面临失败,就不可能达到下一步的绿色建筑。

数字化技术在疫情控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首先为什么中国在全球能够把防疫工作做得这么好。我有很多美国朋友,他们说我们做不到,我们没有门禁、没有小区、没有围墙,我们不可能有人守在那刷二维码。社区有形围墙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较好的隔离防控作用。二维码、GPS、大数据、监控类传感器形成了物联网联合作战。现在生活工作和绿色建筑离不开数字化。

再进一步,疫情过去以后我们发现缺什么?缺医疗配置。老年人的慢病,由于不能及时的救治,转成急性。所以医疗配置、商业配套以及社区物流、人流管控须要重视与加强。给我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关于社区疫后的升级,几乎和数字化有关的。

既然国家提出房住不炒,必须要把住的问题,大家目前居住的小区提升。这里面包括智能安防、智能健康、智能出行、智能配送、智能生活等。

第三部分是赋能,再出发,赋能第一个必须要依靠科技,第二个是绿色金融。房地产是跟金融密切相关的产业。原来的金融无非是开发贷、个贷、企业贷、信托,无非是这些。其实不完全是。在绿色金融这方面原来没有进去,怎样让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

现在国家有一个绿债。国内房企融资成本一般在10%上下。绿债的利率基本上在5%,降一半。但是哪些企业争取到了呢?比如说龙湖发了,基本上在4.4%到4.6%。

绿色金融的赋能,中国绿色建筑的用资比例比全球的低得多,全球投向绿色建筑的绿色金融大概占到30%,国内只有6%。中国也发绿债,但是没有用到绿色建筑上,比全球低得多。主要的问题,一个是信息发布,“绿色效益”评估与发布与金融系统不衔接。第二个是信用体系。这就形成目前非常尴尬的局面,有绿债,我们拿不到,要做绿色建筑,拿不到钱。这和三个原因有关:第一个现在房地产调控,开发类的贷款基本上一刀切,不管绿不绿,都不行,绿色建筑也拿不到。第二个是刚刚说的评级问题。绿债偏爱信用评级3A级和2A+级。第三个真正做绿色建筑的,而且做得非常辛苦的和一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但是评级不够,拿不到绿色金融的支持。我们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很多企业都在做,但是能拿到绿色融资的不多。所以中小企业形成了钱荒。但是绿债发行机构,金融机构现在说现在根本不是钱荒,而是资产荒,找不到项目,这就是目前的局面。


微信公众号2.jpg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聂梅生,绿色建筑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