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本地快讯
A+
德杰状元府邸“复活”,国企成西安停工楼盘“白武士”

中国房地产网

2022-09-15 18:33

文/石青玲


近日,德杰状元府邸终于开始动工。记者在现场看到,运输材料的车辆正在进场,工地上也有不少工人,同时门卫也向前来探访的购房者表示,项目已经开始复工,目前工地有一百余工人。


德杰状元府邸只是西安复活的“烂尾楼”之一。2022年,在“保交楼”的政策基调下,西安积极推进“烂尾楼”复活,落实“保交楼”政策。在此前的7月14日,西安发布了关于防范商品房延期交房增量问题的工作措施,对商品房开发与销售的全链条作出了明确规定。此外,早在2021年4月,西安市即召开了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推进会,明确烂尾楼和回迁慢项目包抓负责人全部为区、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人。


随着这些工作的推进与落实,西安“保交楼”的思路也开始浮出水面。


德杰状元府邸“复活”

德杰状元府邸复工.jpg

施工车辆正在进入  石青玲/摄


2017年,位于红光路上的德杰状元府邸入市,在西安楼市的“黄金时代”,靠着近高新、临二环、价位低、带名校等标签,德杰状元府邸创下了多次“千人摇”纪录。然而,在此后的几年中,该“网红盘”却命运多舛。


按照合同约定,该项目一期(东区)1#-4#楼于2020年1月交房,然而业主却相继收到了两次延期交付的通知,第一次推迟到2020年6月30日,第二次则推迟到2020年9月30日。对于延期交付的理由,项目施工方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表示:建设单位长期拖欠工程款,欠费数额已经特别巨大,导致无法政策施工,项目被迫从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停工。


在多方的压力下,一期最终交付,不过却是一地鸡毛。2022年2月份,有业主投诉,德杰状元府邸项目从2019年12月31日延期至今不能合规交付,此前虽然解决了正式用水,但还有正式用电、天然气、验收竣工备案表等。


二期(西区)的购房者则没有这么幸运。资料显示,德杰状元府邸二期(西区)10#、11#楼约定交房时间为2021年3月底,但至今仍为交付。面对业主的投诉,2021年10月,莲湖区住建局回复业主咨询投诉时表示,区住建局2020年5月承接事权,承接时发现德杰状元府邸账户已被法院查封,里面无资金。


此后,项目曾给出了交房时间表,不过由于资金不足,进展一直缓慢。2022年6月1日,西安市莲湖区住建局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因德杰·状元府邸项目存在较多法律纠纷,相当数量的商铺、住宅及地下车位已经被法院查封。为避免群众上当受骗,请不要购买德杰·状元府邸项目房产。


德杰状元府邸.jpg

天途置业标幅  石青玲/摄


如今,停工一年有余之后,莲湖区政府正式介入该项目。据悉,项目剩余工程将由西安天途置业有限公司接手,该公司由莲湖区政府控股。


“项目还有部分商铺和车位等资产,这些将变卖给天途置业,来置换天途置业对剩余工程的开发。”营销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据其介绍,项目毛坯交付的10#和11#楼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就能交付,带精装的5~9#楼计划在2023年年底前交付。


在政府及国企的监督与执行下,二期业主总算看到了希望。


国企成烂尾楼化解“主力军”


事实上,对于烂尾楼问题,早在2021年4月,西安市即召开了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推进会,明确烂尾楼和回迁慢项目包抓负责人全部为区、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人。


如今一年有余,面对棘手的实际工作,本土国企成为了主要承担者。近日,在俊发集团遭遇流动性风险后,陕建地产联手俊发集团成立子公司,双方将共同进行西安杜城村改造。此外,陕建三建正式接手易合坊及天浩上元郡。


与此同时,在化解出险房企项目风险方面,国企也积极出手,展现出了责任与担当。如2022年6月份,曲江文商集团(下简称“曲文商”)正式入股高新区阳光城·檀境项目,而曲文商是由曲江新区管委会下属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全资直属的国有企业。


此外,早在2022年4月中旬,陕建地产集团与中国信达陕西分公司交流座谈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设立总规模不超过100亿元的并购重整基金,积极围绕危困房企并购开展合作。接下来,陕建或许将有更多的动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央企或是国企的参与,不仅能够扩大纾困“平台”规模,还能够提供信用背书,打通更多融资通道。“保交楼现在已经演变成一个社会稳定的问题,作为地方政府职能的延伸,国企有为地方分忧解难的责任。”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说道。


在他看来,国企成为“保交楼”的主力军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第一,国企与地方政府更容易沟通;第二,国企有强大的融资优势和资源;第三,地方国企地位强势,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容易完成任务。


不过,于国企而言,在帮地方化解烂尾风险的同时,可能增加自身负债。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建议道:“国企走在‘保交楼’的第一线值得肯定,但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国企也有压力,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国企一定支持。”


事实上,与国企成为“保交楼”的主力军同时发生的是,本土国企、城投公司正成为西安市场的拿地主力。在西安首轮集中供地中,共有12家企业拿地,除中海、保利、中铁建、中铁、中铁一院外,其余6家均为西安国企及城投公司,这6家企业分别为:天地源、经发、鸿业(陕交控)、灞桥城建、纺织城开、长安城投。


陕建地产更是其中的“翘楚”。2022年,陕建地产在西安及周边多点开花,其主要项目包含陕建渭水朝阳、陕建云澜府、云玥府、陕建东元府、陕建崇文朗樾及陕建大明府等等。这其中,有地块是通过公开竞拍方式获得,有些来自于勾地等。换个角度而言,这也是对国企的一种“补偿”。


然而,当下的西安市场正处于调整期,在过去的8月份,虽然房价依然在上涨,但成交量已经出现下滑,平销项目逐渐增多,弃选率、弃摇率也开始抬升。如何走好“责任与发展”这根平衡木,地方国企能做的或许只有以时间换空间。


编辑:本站编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西安,烂尾楼,国企,德杰状元府邸
438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